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副秘书长尹大家谈独立学院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困惑家长杨女士:
几次模拟考试,女儿的成绩都不太理想,一本二本估计够不上。老师觉得她的成绩考三本还比较有把握。可是我听说三本院校都是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还经常能在电视报纸上看到关于三本的负面报道,我能让女儿上三本吗?还是让她再复读一年?
独立学院自1999年6月诞生以来,时历八载,数量达到318所,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但是8年的时间也不能算长,毕竟还有很多人经常会问“何为独立学院”?记者近日就独立学院的发展和未来等话题,采访了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副秘书长、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院长尹大家。
记者:独立学院诞生不满10岁,很多人还不了解,您能介绍一下独立学院的概况吗?
尹大家: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自1999年6月诞生以来,经过8年的跨越式发展,全国现有独立学院318所,在校生总数达100多万人。
2006年全国独立学院共招生54.3万多人,占当年全国招生总量的11%。作为高等教育领域一支迅速崛起的生力军,独立学院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贡献颇多。
记者:一路走来,独立学院经过了怎样的历程呢?
尹大家:独立学院是高校办学机制创新与模式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发展历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1999年6月至2003年3月,是独立学院的兴起阶段。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结合21世纪初期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拉动内需,缓解就业压力,并参照国际上的一些成功经验,作出了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阶段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为落实这一决策,浙江省于1999年年底率先依托普通高校,吸引社会力量,利用银行贷款组建了5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经济独立核算的二级学院。在其后的3年时间里,全国各地相继建起了类似的二级学院。
2003年4月至2005年3月,是独立学院的确认阶段。2003年4月23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将“由普通高校按照新的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简称为独立学院,明确提出试办独立学院一律采用民办机制,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行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003年6月13日,教育部召开了“普通高等学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工作会议”,教育部部长周济发表了题为《促进高校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讲话,强调独立学院要积极发展,突出一个“优”字;规范管理,突出一个“独”字;改革创新,突出一个“民”字。
2003年8月15日,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对各地批准试办的独立学院进行检查清理和重新报批工作的通知》(教发函[2003]247号),对已经过省级人民政府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试办的独立学院进行了检查清理及确认。
2004年11月29日,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对独立学院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开展专项检查的通知》(教高[2004]21号),并从2004年12月起到2005年2月,分期分批对全国已经确认的独立学院的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在专项检查的基础上,教育部于2005年3月22日召开了“进一步做好独立学院试办工作网络视频会”,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张保庆作了题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注重质量,严格管理,努力促进独立学院健康、持续发展》的讲话,明确指出“独立学院总体上是积极的、健康的,成绩是主要的,这是一个基本判断”,并表示今后应该继续加以支持,并适度加快发展,争取在未来几年内使在校生总规模达到200万人,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2005年3月至今,是独立学院的规模发展阶段。在教育部“进一步做好独立学院试办工作网络视频会”精神的鼓舞下,全国各大普通高校试办的独立学院迅速增加,招生规模也迅速扩大。
记者:独立学院和其他类型的院校相比,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尹大家:经过8年的艰苦创业和积极探索,独立学院以其“民、独、优”的新模式、新机制,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已独树一帜,占有了特殊的地位,其主要特色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模式新。根据投资渠道与合作方式的不同,现有独立学院主要有三种模式,即:“公办高校+民营企业”模式、“公办高校+地方政府+企业”模式、“公办高校+异地政府”模式。
机制活。按照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现有独立学院基本上采用民办机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这是高校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实行岗位聘任、绩能考核、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人才竞争机制,以及多劳多得、优劳优获的分配制度,在管理上充满了活力。
定位准。独立学院处在本科教育的末端和专科教育的前端,有别于普通本科高校,也有别于职业技术学院和自行举办的民办高校。因此,独立学院目前定位于单科或多科性、教学应用型的地方民办高校,即以本科教学为主导,突出实践技能培养,以服务地方或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目标。
质量好。目前,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普遍定位于“专业型、应用型、复合型”,专业设置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因此,独立学院所培养的学生与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相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应用技术能力;与专科(高职)学生相比,有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具备一定的创新与技术革新的理论能力。
记者: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现在每年都召开一次峰会,今年的峰会将于5月底在四川成都举行,请问协作会是怎样的一个组织呢?
尹大家:为加强独立学院的团结与协作,促进独立学院的提高与发展,2004年4月27日至28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发起并主办了“2004年中国成长型大学——独立学院峰会”。全国140多所独立学院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出现了成立独立学院民间组织的建议,得到与会代表的响应。
2005年6月19日至20日,中国独立学院峰会暨协作会在江南大学太湖学院召开,全国154所独立学院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为建立全国独立学院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机制,会议决定成立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并推选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等为常务理事单位。
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推举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理事长兼秘书长单位,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为副秘书长单位。
2006年6月10日至11日,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暨独立学院峰会在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召开,全国180多所独立学院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方案》。
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的成立和每年一次独立学院峰会的召开,在争取政策、相互协作、共同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记者:独立学院的发展前景如何?
尹大家:今后若干年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高层次高等教育供求矛盾依然突出。随着高中阶段毕业生数的增长,即使继续保持现有65%~70%的高考录取率,全国高校在校生规模每年也要递增100万人以上,其中本科在校生规模每年要递增50万人左右。因此,独立学院目前处在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现在的独立学院大多依托母体而发展,将来这种依赖程度会逐步减少,随着独立学院自身品牌的形成和办学条件的不断完善,独立学院的独立性将会越来越强。
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科学的办学定位,优越的办学条件和优秀的师资队伍,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和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新机制、新模式的不断完善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将使独立学院实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