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保送生政策调整 明年广西保送生缩水九成

2013年11月19日 来源:南国早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国高校保送生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保送门槛提高到“进入奥赛国家队”

2014年全国高校保送生将从往年的5000多人直接缩水为200多人

保送“落榜生”将涌向自主招生考试,2014年“自招”竞争更激烈

南国早报记者 蒋晓梅 孙妮

又到“保送季”,每年到这个时候,具有保送资格的学生名单会公示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引来同学们的“羡慕嫉妒恨”。然而今年,自治区多所“保送大户”的高中都变得静悄悄,难以寻觅到有关保送的信息。

记者了解到,从2014年开始,我国的高校保送生政策有重大调整,保送资格门槛提高到“进入奥赛国家队”。因这一改变,全国高校保送生直接从往年的 5000多人缩水为200多人。记者从我区各中学了解到,虽然保送名单还未最后敲定,但到目前为止,具有保送资格的学生数量已经大幅“瘦身”

影响 保送生人数至少减九成

“往年这个时候,我们学校具有保送生资格的学生,通常会达到40~50人次,每年保送生会有10多个。”高中学生获得保送的前提是具有保送资格,南宁二中一名老师介绍,今年该校还没有学生具有保送资格。而同样是“保送生大户”的南宁三中,与往年相比,“保送名额”也大幅缩水,到目前为止也只有一名学生因为生物竞赛成绩突出,被选入国家集训队,已确定被保送上北大。

今年是高校保送生老政策的“关门之年”,按照老政策,广西获得奥赛省赛区一等奖获得者、进入全国中学生奥赛决赛获奖学生,以及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或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等几大赛事获奖的学生,往年都有保送资格。

而目前的高三学生将迎来“2014版新保送方案”——在高中阶段,只有获得全国中学生奥赛决赛一等奖并被中国科协遴选参加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才有资格保送上大学,其余种类的各种竞赛获奖者调整为:高校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参加本校自主选拔录取考核的资格。

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涵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以往全国具有保送资格的学生每年为六七千人,但按照即将实行的保送生政策,明年起有保送资格的学生将缩减为260人左右。2013年,广西176人次获得保送生资格,58名保送生被区外高校招收。最近10年,广西具有保送资格的学生,每年基本维持在150人左右,而最终被保送上大学的学生基本维持在20~60人。一名高中老师指出,广西学生能在全国中学生奥赛决赛中获奖已属不易,入选国家集训队的学生,在全国都是凤毛麟角,因此与往年相比,广西保送生人数至少缩水9成。

历史 保送政策曾几次“动刀”

一教育界人士称,我国保送生政策有几个关键性节点,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0年,保送生人数呈逐渐上升的趋势,2000年上升到高峰2.5万人。不过,由于一些中学出现“推良不推优”、“送官不送民”的现象,保送制度屡受诟病。2001年,全国保送生骤减,从上年的2.5万人减至约5000 人。

保送生制度设立之初,是为了减少高考一考定终身带来的弊端,期待通过保送生政策,弥补高考的缺陷,确保一些品德好、有特长的学生进入高校。在广西某高校招生就业中心工作的覃老师本身就是一名保送生。上世纪90年代初,在贵港一所中学就读的他因学习优异、并获得市级优秀学生干部荣誉,获得区内一所师范院校保送的资格。“当时我们的保送很严格、很民主,不仅需要学校推荐,还要全班同学投票通过。”覃老师告诉南国早报记者。

不过,保送制度出现一些不公正现象引来不少质疑。上世纪90年代末,王女士在我区一所重点中学读高三,她的成绩一直在年级排前20名。当年,各高校到学校组织保送考试,但她和很多排名年级前20名的学生并不知道考试信息,待保送信息公布,她才发现,一名在年级排名中上的学生已经获得了广东一所重点大学的保送资格。更令人惊讶的是,班里另一名排名靠后的学生,意外地保送进入西部一所不错的高校。

南宁一所自治区示范性高中的负责人介绍,在上世纪90年代,高校把保送生名额分配给中学,推什么样的学生上大学,中学有很大的自主权,基本上,中学只要将推荐的学生材料寄过去,把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平时表现写上,都能够通过。尺度的放开,让一些人有机可乘。

2001年开始,教育部对保送生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第一,压缩规模,取消指标分配;第二,明确规定只有四类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才有保送资格;第三,开始在互联网上公示保送生名单;第四,增加了高校对保送生进行文化测试等考核环节。2007年开始,教育部统一要求高校必须对拟录取的保送生进行文化测试及相关考核,以保证所录取保送生的生源质量。

弊病 有些保送生名不符实

清华大学广西招生组组长张彦春老师告诉记者,近些年,清华每年从广西招收5~10名保送生,他们主要从各类竞赛中产生,从大学及之后的发展来看,广西保送生“质量过硬”,而且“持续发展比较好”。记者从清华大学了解到,为了了解各类生源的质量,从十多年前开始,清华就开始对通过保送、自主招生等渠道进入该校的学生,以及进入该校的各省状元、各省高考前10名的学生进行“质量跟踪”,参考的指标主要为学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在年级的名次,以及获得奖学金的情况。很多人认为,状元和高考前几名是最优秀的,但跟踪调查显示,通过保送和自主招生等入校的生源,在大学四年里学习成绩最优,一些学生从保送本科到保研等“一路保上去”,成绩甚至优于各省的状元。这名老师说,出现这一情况并不奇怪,因为高考只是一次考试的成绩,而保送体现了高中三年的整体实力。

一所高校的招生老师告诉记者,在一些高校,未必每个保送生都“实至名归”。曾有一名保送生大学期间有多门“挂科”,最后4年大学他读了5年。“我们宿舍学习最差的学生就是保送上来的。”区内一所高校毕业的吴女士告诉记者,上大学前,她一直认为保送是种荣誉,但这名学生的表现让她大跌眼镜。孙女士在湖南的一所高校就读,他们所在的人文系两个班不到60名学生中,竟然有9名保送生,跳舞、主持人、体育……很多“特长”都能成为保送的原因,而这些同学在学校的发展很难说很“好”。

说法 保送是把双刃剑

近年来,保送生制度对优秀学生来说,犹如一把双刃剑。提前保送,让学生吃了一颗定心丸,但最终能选到喜欢学校并且是喜欢专业的保送生并不多。一些高中相关负责人介绍,不少学生拿到的保送专业,自己未必会喜欢,学生必须有所取舍。也曾有学生拿到了某校的保送资格,但高考分数出来后,学生发现凭自己实力,其实可以考上更好的高校,为此后悔不迭。2000年保送上广西师范学院的黄先生回忆,他当年考了700多分,成绩超过了一本线,本可以考入更好的大学就读,这也让他郁闷了很长一段时间。

2012年,广西学生林可拿到北京大学地质学基地班的保送资格时,曾犹豫纠结了很久。虽然北大是他从小就向往的高校,但地质学并不是他喜欢的专业。当时,林可有两个选择,放弃北大保送生资格改要北大自主招生资格。第二个选择是,如果他不放弃保送生资格,高考成绩特别好的话,也可以申请转专业。

经过痛苦抉择,考虑到同样都是要通过高考转专业,还不如有一个保底,林可接受了北大保送资格。2012年高考,林可考了679分,加上10分竞赛加分,经过申请他转到计算机专业。如今,林可已是北大一名大二学生,回想当年,他认为如果当时转为自主招生资格,最后选专业的面会更大一些。

很多优秀学生关心的保送,到了工作阶段却鲜有单位关注。昨日,一金融机构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单位招聘时只关心是全日制还是继续教育获得的文凭,“上大学就得,谁管你怎么进的大学”。

趋势 “落榜”保送生挤向自主招生

2012年,南宁二中有一名学生化学成绩优异,但其他科偏弱,如果通过高考,不一定能考进上海交大。在全国中学生化学奥赛决赛现场,上海交大的招生老师经过面试,直接将其招为免试保送生。如果按照新的保送政策,这名学生无法获得保送资格。

有高中老师认为,从选拔偏才的角度来说,保留保送生的渠道,还是有一定作用的。有些学生理科素养很高,但语文、英语等比较差,如果按高考分数未必能考进名校,这类学生通过保送进入大学,更有利于他们发挥专长。如果一刀切大大提高门槛,全国一年只有200多名保送生,实际上保送制度相当于取消了。

如何让一部分“有特长”的学生进入高校?同时,各高校又如何保证“网罗”到中意的优秀生源?清华大学一名招生老师告诉记者,被保送拒之门外的优秀学生,可通过自主招生渠道进入大学。清华大学2014年自主选拔“领军计划”也纳入了明年失去保送资格的奥赛获奖者,获得该计划认定的学生将享受高考总分最高降60分录取,以及最高加30分选专业的优惠政策,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享受最高降至一本线的录取优惠。同样的,其他高校也会运用自主招生这“另一扇门”,为“落榜”的保送生——那些在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优秀名次、又没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学生开出各种降分录取条件。“可以预见,2014年的自主招生考试将前所未有的激烈。”一高校招生老师说。

[相关链接]

保送制度的演变

1958年,一些大学对工、农、老干部、工农速成中学的优秀毕业生采取免试保送。

1984年,原来的国家教委在师范、矿业等全国10多所大学进行招收保送生试点,全国招收近6000名保送生,占当年招生人数1.2%。

1985年,保送生试点院校扩大到全国的43所高校。

1988年,我国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保送生的暂时规定》,对保送生条件、高校招收保送生的程序等作明确规定,之后全国保送生数量一路飙升。

2000年,教育部要求大规模削减保送生,2001年,保送生人数从上年的2.5万人直接削减为约5000人。

2014年,预计全国保送生仅200多人。